砍向牌照商的第一刀:约束从自己做起
一切要从181号文件说起
本次整治,广电总局的根据是181号文件实行,在《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中广电总局已经对互联网电视产业进行了一定规范,181文件的发布也宣布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电视无规则发展时代已经过去。政策虽然出台,但是从2011年底到2014年中这段时间的发展来看,看似并不尽人意,这也是广电总局要发起此次整顿活动的最重要原因。
山寨盒子给了莫大的压力
山寨给予过大压力 导致牌照商动作变形
从文件中我们可以寻觅到,广电总局预想的结局是通过几大牌照商来实现对内容和市场的管控,对于互联网电视产业来说谁把我了内容谁就拥有绝对的主动权。但是...就在七大牌照商按照广电总局要求积极与硬件企业合作推出正版播控平台之时,来自于山寨机顶盒的挑战让他们措手不及。
“盗版”是山寨机顶盒的独有利器,不受版权的约束加上安卓系统本身的开放性,让山寨机顶盒在片源数量和更新速度领先了采用正版播控平台的产品。消费者是聪明的,既然山寨机顶盒比正版产品要好用又便宜,为什么还要多花“冤枉钱”呢?更大的市场份额被山寨产品吞并着。
面对着这种现象,牌照商当然无法淡定,于是出现了不规整发展。将没有经过授权的片源引入到自己的正版播控平台内充好虽然为自己赢得了市场,也触痛了广电总局。于是在近期广电总局第一刀砍向了自己的牌照运营商。
更改现状 未来影响
将不符合规则的内容全部下架,这是广电总局对牌照商下达的整改令,在短时间内所有牌照商都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定将自己的播控平台内容进行筛查,成效显著。对牌照商而言虽然这刀砍的有些痛,直接影响到自己内容丰富性和硬件生产方部分销量,但还是可以接受,这只是一个阵痛,对于牌照商来说这有助于他们重掌话语权,长久看来还是利好的。
牌照商疼痛指数:★★★☆
推荐经销商